约附近学生50一次-附近300元3小时,附近约会服务女,附近约100块一小时

搜索 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理论宣讲 > 基层宣讲集萃

淮南大通区上窑镇:执好“窑说新语”之笔 绘就理论宣讲新篇章

时间:2025-04-11 来源:淮南学习平台 作者:胡娅娅

1.png

为组织开展好宣传宣讲工作,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通俗化、大众化,使其“飞入寻常百姓家”,淮南大通区上窑镇成立“窑”说新语基层理论宣讲队伍,以具象化的创新理念,执好“宣传队伍 宣传氛围 宣讲阵地”三支画笔,饱蘸“基层特色”之墨,打通“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书写新时代理论宣讲的崭新篇章。

以筑造“宣讲队伍”为笔,绘就“招贤聚能”人才图?;憷砺坌补ぷ?,人才队伍是重要保障。上窑镇以“窑”说新语理论宣讲品牌建设为引领,通过“不拒众流,方为江海”的引人思路,持续壮大理论宣讲队伍力量,成立了一支由理想信念坚定、理论功底扎实、熟悉区情民意、政治责任感强的退休老干部、老党员、劳模、好人、老战士、村干部以及社会实践经验丰富的青少年组成的特色理论宣讲队。理论之树,“常新”方能“长青”。为健全理论宣讲人才培养机制,持续为宣讲队成员蓄势赋能,上窑镇通过每年定期举办“两委”赋能培训班、积极参加大通区“举旗帜、送理论”区级宣讲报告会走进上窑等方式,为理论宣讲成员搭建有效学习平台,不断提升宣讲成员的理论水平、知识储备和宣讲能力,绘就上窑镇“招贤聚能”人才蓝图。

以营造“宣传氛围”为笔,铺就“在水一方”亲民图。理论宣讲“接地气”,才能确保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入行。由于基层群众文化教育程度相对偏低,“窑”说新语理论宣讲队通过淬炼乡音土话“金话筒”,以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关键小事为切口,通过“方言土语”,用生动形象的比喻、贴近生活的实例来阐释理论观点,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营造“人人懂政策 人人讲政策”的浓厚的宣传氛围。用“乡音”传递“党音”,以“本土味”解析“大道理”,让“理论”带有泥土味。2024年10月,“窑”说新语特色宣讲团在上窑镇各村社区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理论宣讲,总计宣讲12次,共计200余人次参加?!霸谒环健钡睦砺坌睬酌裢颊谏弦ふ蛐煨炱陶?。

以打造“宣讲阵地”为笔,铸就“多元格局”载体图。通过发挥传统宣传阵地的作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上窑镇文化站等阵地,将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等理论宣讲融入文明实践活动,积极打通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激发党员干部群众思想认同和行动拥护更加自觉;同时结合本土特色,灵活将“板凳会议”“小院议事”转化为拉家常式理论宣讲,在熟悉氛围中抱团学习,潜移默化地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浸润百姓心田;对于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老党员无法集中学习的困难,宣讲队成员积极开展“送学上门”服务,确保每一位党员都能在学习路上不掉队。通过全方位、多元化的阵地护航,理论宣讲的强大力量将继续照亮上窑镇前进的光明大道。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下一步,上窑镇将坚持守正创新,走好大众化、亲民化路径,以更“接地气”的内容和形式,继续扎实开展各类理论宣讲,不断增强理论宣讲的魅力,更好地让新理论新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




责任编辑:马    静

执行编辑:吴诚诚